| ||||
編者按:從去年11月1日深圳正式啟動“營改增”試點以來,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在“1+ 深圳商報記者 萬紅金 通訊員 陳俊峰 譚飛燕 那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有人將“營改增”比作一場歷史性的重大戰役。作為這一場戰役“重鎮”的福田區國稅局,接收的“營改增”企業占全市“營改增”納稅人的四成以上,在原有管戶數突破13萬,人均管戶超過1300戶的基礎上,人員維持不變,新增2萬余戶納稅人,這意味著工作量及工作壓力的劇增。據了解,為確保“營改增”順利過渡,該局克服了場地困難,提前對窗口進行改造、調整和整合,“營改增”期間新增窗口14個,并設置了“營改增”專窗,窗口人員也增加了15人。“我們把能調動的力量都調到了一線,新進的7名公務員都安排在前臺,還成立了后備服務隊,在咨詢臺輪班接受企業咨詢,每人平均每天接受咨詢突破100人次,值一天班下來,腿是酸的,嗓子是啞的。” 該局局長介紹。 除了保證前臺順利運轉,避免出現大規模的擁堵,該局還加大了培訓力度,對內培訓稅務人員441人次,對外開展培訓近50場,培訓了17000余人次,還針對業務復雜的集團公司上門提供專場培訓。同時,多渠道做好政策和流程的宣傳,共印制和發放宣傳資料46500份,結合樓層分布繪制了直觀的業務流程圖,一目了然。根據深圳市國稅系統的辦稅服務廳流量監測,“營改增”期間,福田區國稅局辦稅服務廳最高峰單日突破1萬人次,是平時人流量的3倍,由于準備充分,忙中有序,實現了平穩過渡。 來自深圳一協會的感謝信 近日,深圳市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專門致函市國稅局,對于福田區國稅局服務企業的做法進行表揚和感謝。 據深圳市國際貨運代理協會秘書長林艷璐介紹,該行業受“營改增”政策影響頗大。國際貨運代理作為物流輔助服務,原營業稅為價內稅,稅率5%,改增值稅后是價外稅,稅率增加到6%,稅負的增長以及對政策和流程的不了解,讓企業陷入困惑和不安之中。 在這樣的背景下,福田區國稅局主動與市國際貨運代理協會聯系舉辦關于“營改增”方面的座談會。去年11月15日,雙方就“營改增”問題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研討,不僅讓稅務人員了解貨代行業的特殊性以及企業的困難,同時也讓會員企業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渠道。林艷璐說,“這場座談會對我們來說就如雪中送炭。福田國稅能給予企業溝通的機會,面對面地解答企業疑惑,現場解決企業的難題,讓會員企業感觸良多。” 記者了解到,在“營改增”的“6+1”行業中,國際貨運代理行業業務較為復雜,企業對增值稅稅制、申報納稅方法、發票領購以及使用的不熟悉,對增值稅管理的不適應,稅務機關對國際貨代業務運作模式的不了解,這些都需要基于雙方互相了解后逐步過渡。經過了近半年的運轉,目前已步入正軌。有會員在感謝信中稱:“通過福田國稅為民著想,替民分憂的做法,讓企業改變了以往對政府部門的看法,希望通過協會表達對福田國稅局的感謝。” “營改增”企業專業化管理 “想到和行業協會聯系,主要源于營改增部分企業在我們局實行分行業專業化管理。”福田國稅局局長告訴記者。 “考慮到各行業的特點,為了提高政策宣傳、納稅輔導、政策適用的統一性,經過區局領導班子研究,我們決定把交通運輸、咨詢鑒證、會展廣告、國際貨代、動漫等行業分別集中在同一科室進行管理。而國際貨代行業較為復雜和特殊,管理和服務難度大,對人員的業務要求相對較高,就將其集中在我們的青年文明號——稅源管理十二科進行管理。”該局局長向記者介紹,“我們區局作為深圳市國稅系統稅源專業化管理的試點單位,這也是分行業管理的一個探索。” 國際貨代協會是“營改增”試點中較為復雜的一個行業。深圳市國際貨運代理協會會長隋力告訴記者,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已連續8年超過2000萬標準箱,穩居全球第4位。深圳港的集裝箱進出口貨物,絕大部分都是由深圳的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受貨主委托完成訂艙及其他相關口岸操作的。目前在深圳工商局注冊的有國際貨運資質的企業有5200多家。該協會有200多家優質會員,分布深圳福田、羅湖、南山、鹽田等區。 “貨代企業最大的難點在于差額扣除。”福田區國稅局稅源管理十二科科長李哲介紹。在“營改增”實施之后,貨代企業在日常的納稅申報中仍沿用“營業稅”時期的“差額扣除”方式進行增值稅申報,即支付給運輸企業運費、運輸環節的港務、中轉、打包等相關費用,只要取得合法合規的憑證,納稅人可從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中扣除價款,以差額計征增值稅。同時,國際貨代行業競爭激烈,業務量大、開發票多、利潤薄是這個行業的特點。為了加強貨代企業對增值稅管理政策的理解和執行,福田區國稅局為此開辦了多期培訓班。同時,稅源管理十二科也開通了國際貨運、貨代行業QQ群,給各企業辦稅人員予以及時的溝通和輔導。 敦豪全球貨運(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財務經理告訴記者,通過稅企多方式的溝通與交流,“營改增”后的納稅申報越來越順暢,解決了企業的后顧之憂,大大減輕了企業的負擔。 |